欢迎来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

留言咨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搜索
搜索
1 1
1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扬工匠之精神 铸地勘之精品

新闻动态

资讯分类

扬工匠之精神 铸地勘之精品

  • 分类:单位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7 15:2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的解牛刀用了19年,刀刃锋利仍与刚磨出来的一样。今年“七一”期间,央视记录频道陆续推出五集纪录片《遇见工匠》,节目中展现中国及世界顶尖手作匠人们的“工匠精神”更是震撼人心。这些无不都向我们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把99%提高到99.99%;专注、坚持,不停追求进步;专业、敬业,打造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而在我们身边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在宽大的试验台上操作着各种精密现代化的仪器,而是头顶烈日、脚踏寒露,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背着地质包、穿着登山鞋、带着“地质三大宝”跋涉于崇山峻岭、逶迤江河之间。他们始终传承、发扬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及湖北院特有的“神农”精神(热爱地质、奋发有为;敢于探索、巧于创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独具匠心的专研,用专业精湛的过硬技术,不断超越的创新科技,在地质探矿及生态修复等领域留下了自己浓墨淡彩的一笔,也为推进湖北省地矿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保障我国资源战略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就是湖北院最可亲、可爱、可敬的人——野外项目组天团!

    深部找矿   撬开天窗

       2004年,湖北昌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主体矿山——樟村坪磷矿资源濒临枯竭,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黑良山矿区勘查项目组便应运而生,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磷矿分布地质特征及成矿带规律后,理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向深部要矿,磷矿埋深约600~1200米。但当时深部找矿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按照这个思路,攻深找盲还是有大大的风险。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论证后,项目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深部风险探矿。他们以山为家,走遍了矿区的每个角落,白天在山上踏勘,晚上灯光下整理资料,风雨无阻,节假无休,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手野外勘查资料整理和项目报告编写,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探获磷矿石资源储量9650万吨,延长矿山生产年限60年以上,作为宜昌磷矿深部找矿项目之一,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并荣获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建库   勇做标榜

      2008年,《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成果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协作、配合甲方组织实施了湖北省第一个区域性地质图数字化工程,需要将省内矿区资源储量建设做成核查成果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项目组成员认真钻研各类规范,通读要求,并融会贯通,历时三年的时间精心打造出了评价极高,完全融入湖北省“储量和图形”数字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摸清各矿区保有资源储量家底,了解各矿区产能建设的资源储量潜力,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状况,建立资源储量变化与矿产品产量变化自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二维半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资源储量二维半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也填补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在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也是湖北省第一个基于Mapgis平台的基础地质数据库。该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业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集体优秀成果奖”。

东部整装  再续辉煌

      2011年根据湖北省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在湖北院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磷矿成矿理论、潜心研究归纳总结鄂西磷矿成矿分布规律基础上,认为 “黄陵背斜北东翼深部存在稳定且富集的磷矿体,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湖北院申报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被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择优设置成首批七个地勘基金整装勘查区之一。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位于湖北省远安县、保康县和夷陵区交界处,面积503.5平方公里。勘查区面积大且工作任务重,区内地形复杂,悬崖密布、沟谷纵横、植被发育,人烟稀少,勘查工作难度大,特别是钻孔施工,其控制的磷矿层埋深平均1400米,最大埋深达1700米,工作难度不言而喻。根据省地勘基金项目要求和工作整体安排部署,湖北院第一时间成立了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组,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计划表,安排任务时间节点,项目负责人统一负责管理,划定的子项目落实到个人,严格完成了三级检查及上基金中心的抽查、验收。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区磷矿资源勘查评价工作,提交了预-普查报告9份,绘制了各类图件190份,项目成果经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新增磷矿石资源量(333+334)约9亿吨,提交了大—特大型磷矿床5处,中型磷矿床2处,小型磷矿床2处;并发现了鄂西磷矿下含磷层(Ph1)及中含磷层(Ph2)从不发育~工业矿体发育~富矿层发育~不发育的彼此消长关系规律,推断了鄂西磷矿北翼深部与兴神磷矿的接触关系及找矿远景,指导了黄陵背斜北、北东翼磷矿勘查的工作方向。

     通过项目实施,湖北院地质填图测量仪器从普通手持GPS升级为亚米级GPS,填图精确度更高;钻孔岩心管由63mm升级为75mm,磷矿心取芯直径由49mm升级为59mm,钻孔质量控制更高;根据地质勘查规范及省地勘基金项目验收标准,结合湖北院野外工作及ISO质量体系标准,系统归纳总结了一套岩心钻探、岩心箱制作和钻探孔口标记施工的标准化工作方法和流程。 

科技创新   耀眼闪光

       2017年,作为全省磷矿勘查主力军的湖北院,凭借良好的业内信誉及综合技术实力,承接了《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磷矿勘探》的勘查工作。项目区位于湖北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区内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沟谷纵横,毒蛇、旱马蝗、马蜂窝等随处可遇,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其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了找到矿、找大矿、找好矿,堰边上勘探项目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依旧扛起找矿大旗,让青春汗水撒遍于堰边上这片找矿热土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提交磷资源储量 5.9 亿吨、P2O5平均含量23.54%,其中Ⅰ级品富矿资源量 4348.7万吨、平均含量 31.80%,控制规模5800×2800米,单一磷矿体厚度约12米,是典型的大矿富矿。系统总结出了宜昌磷矿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开展地质成矿理论创新。同时,开展深部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针对深部钻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项目组先后开展的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包括:发明了木制钻孔架桥(止水)装置、研发了抑制炭质泥岩缩径钻探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等。湖北院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获批。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项,也是湖北省2020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地灾排查  匠心独到

       2017~2018年,湖北院承接了甲方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地质灾害排查与评估项目。管道地灾排查项目组历时6个月,在江西、福建两地开展野外排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全线排查总里程约1500公里。白天冒着酷暑完成外业调查的同时,不论多晚也要及时整理当天排查资料,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所有文字报告、表格图件研磨反复修改,仅排查报告就易稿多遍,对甲方、对政府部门、对专家,征求意见、论证、商讨,反复多次,终在2018年10月顺利结束,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也为双方后续的业务合作和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土三调  名列前茅

       2019年,湖北院承担了宜昌远安第三次自然资源调查,共涉近千平方公里,时间紧、任务重,我院成立专项工作项目部,春节未结束便进驻项目所在地。在抢抓项目实施进度的同时,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超额完成内业计划分配工作,进度排在全县三调工作承担单位第一位。两个多月工期内,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县各级国土局及业主方的支持和肯定,是我院力促生态文明建设中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有力举措。

扬工匠之精神 铸地勘之精品

【概要描述】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的解牛刀用了19年,刀刃锋利仍与刚磨出来的一样。今年“七一”期间,央视记录频道陆续推出五集纪录片《遇见工匠》,节目中展现中国及世界顶尖手作匠人们的“工匠精神”更是震撼人心。这些无不都向我们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把99%提高到99.99%;专注、坚持,不停追求进步;专业、敬业,打造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而在我们身边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在宽大的试验台上操作着各种精密现代化的仪器,而是头顶烈日、脚踏寒露,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背着地质包、穿着登山鞋、带着“地质三大宝”跋涉于崇山峻岭、逶迤江河之间。他们始终传承、发扬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及湖北院特有的“神农”精神(热爱地质、奋发有为;敢于探索、巧于创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独具匠心的专研,用专业精湛的过硬技术,不断超越的创新科技,在地质探矿及生态修复等领域留下了自己浓墨淡彩的一笔,也为推进湖北省地矿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保障我国资源战略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就是湖北院最可亲、可爱、可敬的人——野外项目组天团!

    深部找矿   撬开天窗

       2004年,湖北昌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主体矿山——樟村坪磷矿资源濒临枯竭,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黑良山矿区勘查项目组便应运而生,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磷矿分布地质特征及成矿带规律后,理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向深部要矿,磷矿埋深约600~1200米。但当时深部找矿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按照这个思路,攻深找盲还是有大大的风险。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论证后,项目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深部风险探矿。他们以山为家,走遍了矿区的每个角落,白天在山上踏勘,晚上灯光下整理资料,风雨无阻,节假无休,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手野外勘查资料整理和项目报告编写,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探获磷矿石资源储量9650万吨,延长矿山生产年限60年以上,作为宜昌磷矿深部找矿项目之一,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并荣获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建库   勇做标榜

      2008年,《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成果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协作、配合甲方组织实施了湖北省第一个区域性地质图数字化工程,需要将省内矿区资源储量建设做成核查成果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项目组成员认真钻研各类规范,通读要求,并融会贯通,历时三年的时间精心打造出了评价极高,完全融入湖北省“储量和图形”数字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摸清各矿区保有资源储量家底,了解各矿区产能建设的资源储量潜力,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状况,建立资源储量变化与矿产品产量变化自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二维半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资源储量二维半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也填补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在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也是湖北省第一个基于Mapgis平台的基础地质数据库。该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业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集体优秀成果奖”。

东部整装  再续辉煌

      2011年根据湖北省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在湖北院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磷矿成矿理论、潜心研究归纳总结鄂西磷矿成矿分布规律基础上,认为 “黄陵背斜北东翼深部存在稳定且富集的磷矿体,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湖北院申报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被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择优设置成首批七个地勘基金整装勘查区之一。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位于湖北省远安县、保康县和夷陵区交界处,面积503.5平方公里。勘查区面积大且工作任务重,区内地形复杂,悬崖密布、沟谷纵横、植被发育,人烟稀少,勘查工作难度大,特别是钻孔施工,其控制的磷矿层埋深平均1400米,最大埋深达1700米,工作难度不言而喻。根据省地勘基金项目要求和工作整体安排部署,湖北院第一时间成立了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组,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计划表,安排任务时间节点,项目负责人统一负责管理,划定的子项目落实到个人,严格完成了三级检查及上基金中心的抽查、验收。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区磷矿资源勘查评价工作,提交了预-普查报告9份,绘制了各类图件190份,项目成果经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新增磷矿石资源量(333+334)约9亿吨,提交了大—特大型磷矿床5处,中型磷矿床2处,小型磷矿床2处;并发现了鄂西磷矿下含磷层(Ph1)及中含磷层(Ph2)从不发育~工业矿体发育~富矿层发育~不发育的彼此消长关系规律,推断了鄂西磷矿北翼深部与兴神磷矿的接触关系及找矿远景,指导了黄陵背斜北、北东翼磷矿勘查的工作方向。

     通过项目实施,湖北院地质填图测量仪器从普通手持GPS升级为亚米级GPS,填图精确度更高;钻孔岩心管由63mm升级为75mm,磷矿心取芯直径由49mm升级为59mm,钻孔质量控制更高;根据地质勘查规范及省地勘基金项目验收标准,结合湖北院野外工作及ISO质量体系标准,系统归纳总结了一套岩心钻探、岩心箱制作和钻探孔口标记施工的标准化工作方法和流程。 

科技创新   耀眼闪光

       2017年,作为全省磷矿勘查主力军的湖北院,凭借良好的业内信誉及综合技术实力,承接了《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磷矿勘探》的勘查工作。项目区位于湖北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区内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沟谷纵横,毒蛇、旱马蝗、马蜂窝等随处可遇,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其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了找到矿、找大矿、找好矿,堰边上勘探项目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依旧扛起找矿大旗,让青春汗水撒遍于堰边上这片找矿热土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提交磷资源储量 5.9 亿吨、P2O5平均含量23.54%,其中Ⅰ级品富矿资源量 4348.7万吨、平均含量 31.80%,控制规模5800×2800米,单一磷矿体厚度约12米,是典型的大矿富矿。系统总结出了宜昌磷矿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开展地质成矿理论创新。同时,开展深部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针对深部钻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项目组先后开展的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包括:发明了木制钻孔架桥(止水)装置、研发了抑制炭质泥岩缩径钻探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等。湖北院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获批。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项,也是湖北省2020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地灾排查  匠心独到

       2017~2018年,湖北院承接了甲方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地质灾害排查与评估项目。管道地灾排查项目组历时6个月,在江西、福建两地开展野外排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全线排查总里程约1500公里。白天冒着酷暑完成外业调查的同时,不论多晚也要及时整理当天排查资料,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所有文字报告、表格图件研磨反复修改,仅排查报告就易稿多遍,对甲方、对政府部门、对专家,征求意见、论证、商讨,反复多次,终在2018年10月顺利结束,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也为双方后续的业务合作和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土三调  名列前茅

       2019年,湖北院承担了宜昌远安第三次自然资源调查,共涉近千平方公里,时间紧、任务重,我院成立专项工作项目部,春节未结束便进驻项目所在地。在抢抓项目实施进度的同时,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超额完成内业计划分配工作,进度排在全县三调工作承担单位第一位。两个多月工期内,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县各级国土局及业主方的支持和肯定,是我院力促生态文明建设中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有力举措。

  • 分类:单位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17 15:24
  • 访问量:0
详情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的解牛刀用了19年,刀刃锋利仍与刚磨出来的一样。今年“七一”期间,央视记录频道陆续推出五集纪录片《遇见工匠》,节目中展现中国及世界顶尖手作匠人们的“工匠精神”更是震撼人心。这些无不都向我们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把99%提高到99.99%;专注、坚持,不停追求进步;专业、敬业,打造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而在我们身边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在宽大的试验台上操作着各种精密现代化的仪器,而是头顶烈日、脚踏寒露,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背着地质包、穿着登山鞋、带着“地质三大宝”跋涉于崇山峻岭、逶迤江河之间。他们始终传承、发扬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及湖北院特有的“神农”精神(热爱地质、奋发有为;敢于探索、巧于创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独具匠心的专研,用专业精湛的过硬技术,不断超越的创新科技,在地质探矿及生态修复等领域留下了自己浓墨淡彩的一笔,也为推进湖北省地矿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保障我国资源战略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就是湖北院最可亲、可爱、可敬的人——野外项目组天团!

    深部找矿   撬开天窗

       2004年,湖北昌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主体矿山——樟村坪磷矿资源濒临枯竭,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黑良山矿区勘查项目组便应运而生,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磷矿分布地质特征及成矿带规律后,理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向深部要矿,磷矿埋深约600~1200米。但当时深部找矿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按照这个思路,攻深找盲还是有大大的风险。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论证后,项目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深部风险探矿。他们以山为家,走遍了矿区的每个角落,白天在山上踏勘,晚上灯光下整理资料,风雨无阻,节假无休,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手野外勘查资料整理和项目报告编写,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探获磷矿石资源储量9650万吨,延长矿山生产年限60年以上,作为宜昌磷矿深部找矿项目之一,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并荣获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建库   勇做标榜

      2008年,《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成果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协作、配合甲方组织实施了湖北省第一个区域性地质图数字化工程,需要将省内矿区资源储量建设做成核查成果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项目组成员认真钻研各类规范,通读要求,并融会贯通,历时三年的时间精心打造出了评价极高,完全融入湖北省“储量和图形”数字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摸清各矿区保有资源储量家底,了解各矿区产能建设的资源储量潜力,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状况,建立资源储量变化与矿产品产量变化自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二维半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资源储量二维半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也填补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在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也是湖北省第一个基于Mapgis平台的基础地质数据库。该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业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集体优秀成果奖”。

东部整装  再续辉煌

      2011年根据湖北省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在湖北院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磷矿成矿理论、潜心研究归纳总结鄂西磷矿成矿分布规律基础上,认为 “黄陵背斜北东翼深部存在稳定且富集的磷矿体,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湖北院申报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被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择优设置成首批七个地勘基金整装勘查区之一。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位于湖北省远安县、保康县和夷陵区交界处,面积503.5平方公里。勘查区面积大且工作任务重,区内地形复杂,悬崖密布、沟谷纵横、植被发育,人烟稀少,勘查工作难度大,特别是钻孔施工,其控制的磷矿层埋深平均1400米,最大埋深达1700米,工作难度不言而喻。根据省地勘基金项目要求和工作整体安排部署,湖北院第一时间成立了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项目组,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计划表,安排任务时间节点,项目负责人统一负责管理,划定的子项目落实到个人,严格完成了三级检查及上基金中心的抽查、验收。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区磷矿资源勘查评价工作,提交了预-普查报告9份,绘制了各类图件190份,项目成果经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新增磷矿石资源量(333+334)约9亿吨,提交了大—特大型磷矿床5处,中型磷矿床2处,小型磷矿床2处;并发现了鄂西磷矿下含磷层(Ph1)及中含磷层(Ph2)从不发育~工业矿体发育~富矿层发育~不发育的彼此消长关系规律,推断了鄂西磷矿北翼深部与兴神磷矿的接触关系及找矿远景,指导了黄陵背斜北、北东翼磷矿勘查的工作方向。

     通过项目实施,湖北院地质填图测量仪器从普通手持GPS升级为亚米级GPS,填图精确度更高;钻孔岩心管由63mm升级为75mm,磷矿心取芯直径由49mm升级为59mm,钻孔质量控制更高;根据地质勘查规范及省地勘基金项目验收标准,结合湖北院野外工作及ISO质量体系标准,系统归纳总结了一套岩心钻探、岩心箱制作和钻探孔口标记施工的标准化工作方法和流程。 

科技创新   耀眼闪光

       2017年,作为全省磷矿勘查主力军的湖北院,凭借良好的业内信誉及综合技术实力,承接了《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磷矿勘探》的勘查工作。项目区位于湖北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区内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沟谷纵横,毒蛇、旱马蝗、马蜂窝等随处可遇,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其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了找到矿、找大矿、找好矿,堰边上勘探项目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依旧扛起找矿大旗,让青春汗水撒遍于堰边上这片找矿热土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提交磷资源储量 5.9 亿吨、P2O5平均含量23.54%,其中Ⅰ级品富矿资源量 4348.7万吨、平均含量 31.80%,控制规模5800×2800米,单一磷矿体厚度约12米,是典型的大矿富矿。系统总结出了宜昌磷矿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开展地质成矿理论创新。同时,开展深部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针对深部钻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项目组先后开展的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包括:发明了木制钻孔架桥(止水)装置、研发了抑制炭质泥岩缩径钻探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创新了反承压水法固壁护孔工艺等。湖北院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获批。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项,也是湖北省2020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地灾排查  匠心独到

       2017~2018年,湖北院承接了甲方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地质灾害排查与评估项目。管道地灾排查项目组历时6个月,在江西、福建两地开展野外排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全线排查总里程约1500公里。白天冒着酷暑完成外业调查的同时,不论多晚也要及时整理当天排查资料,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所有文字报告、表格图件研磨反复修改,仅排查报告就易稿多遍,对甲方、对政府部门、对专家,征求意见、论证、商讨,反复多次,终在2018年10月顺利结束,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也为双方后续的业务合作和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土三调  名列前茅

       2019年,湖北院承担了宜昌远安第三次自然资源调查,共涉近千平方公里,时间紧、任务重,我院成立专项工作项目部,春节未结束便进驻项目所在地。在抢抓项目实施进度的同时,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超额完成内业计划分配工作,进度排在全县三调工作承担单位第一位。两个多月工期内,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县各级国土局及业主方的支持和肯定,是我院力促生态文明建设中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有力举措。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化勘”铸精品,质量响当当。对待科学技术态度要严谨,工作作风要踏实,这是项目组天团独具的匠心,更是湖北院励志找矿的初心,坚持初心方能不迷失,守住初心方能融为匠心,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一段一段跨越,正是湖北院背后天团们用他们怀着满腔热情耕耘不缀,传承探宝技艺并不断超越创新,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发展中,奉献着地勘达人的智慧精品,书写着匠心大师的不朽传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027-81806269
邮箱:hubei@ccgmb.com

地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南园一路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1622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