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中旬,湖北省首批地勘基金项目——湖北省宜昌磷矿杨柳矿区普查野外验收检查会传来特好消息,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在32.27平方公里的杨柳矿区探获磷矿资源量(333+334)5.47亿吨,好一特大型磷矿!
杨柳矿区矿藏具有规模大、质量好(其矿石平均品位为25.18%,富矿)埋深较浅(主要工业矿层埋深在500米左右,次要工业矿层埋深在1000米以内)的特点,专家们异口同声地一致认为,在湖北全境,象杨柳矿区储量这样大、品质这么优的矿,是十二分难得的好磷矿!
这是湖北省境内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少有的富磷区,其磷矿资源远景超过6亿吨!
杨柳矿区的揭露改写了湖北磷矿资源储量在全国的排名座次,由位居第三,跃升为全国第一!
杨柳矿区取得的勘查成果,有利于缓解湖北乃至我国磷矿资源危机,为湖北建设鄂西磷化工走廊和正在大力推进的”两圏一带“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磷矿资源保障。
荆楚大地找磷人
记者在湖北采访过不少磷矿和磷化工企业,谈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湖北院)时,他们都这样赞扬:应当给湖北院挂个”湖北磷矿功勋队“的金字招牌,这个队是30多年来,一直战斗在荆楚大地上的找磷人。
湖北院自1973年成立以来,始终从事化工地质勘查工作。
计划经济时代20年,为国家提交磷矿石储量3.15亿吨,硫铁矿储量4112万吨,重晶石储量50万吨,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项目—兴神磷矿的勘查,获得过原国家化工部多项科技进步奖、找矿奖等奖项。
跨入新世纪,湖北省把磷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急需进一步探明磷矿资源的储量,湖北院作为化工专业勘查队伍担当急先锋。前几年已向国家提交了磷矿资源储量1.6亿吨。近些年,该院承担的湖北省宜昌磷矿深部勘查,被中国地质学会评选为2008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此外还获得多个其他单位多个奖项……
今天的骄人业绩,今天的五彩光环,来自哪里,湖北院人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来,有句既朴实而又令人感动的话语:为国家找矿是地质队的本分!
曾几何时,在国家地质工作投入锐减的时期,虽然时间长度只约十年左右,但当时的困难几乎到了生存都很艰难的地步。作为国家地质队的湖北院自然置身其中,无法避免。为了生存,该院决定进行产业调整,利用自身的钻探装备优势,向建筑桩基勘察领域进军,上市场找活路。这本是天经地义的思路,许多地质队都是这么干的,可湖北院人却有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在产业调整中,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地质队的本分就是为国家找矿!因此,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此心不改,坚持地勘工作为龙头。当市场与地勘发生矛盾时,该院多次弃市场,放着”肥肉“不吃,让别人把项目拿走,让别人赚钱,他们却把队伍拉回来,开进山区搞勘查,完成本分工作,安心低微报酬。在钱字当头的岁月,固守清贫的单位和人员不仅屈指可数,而且一经别人发现还会迎来许多嘲讽,湖北院这个单位,湖北院人就是这为数极少屈指可数中的一员。院领导教育大家,我们固守清贫,坚守国家队这个阵地,再困难也要把地质工作置于龙头地位,我们需要钱,要尽最大的努力从市场上赚钱解决院里的燃眉之急,但我们更要爱岗敬业,固守清贫,做好地质工作,为国家找矿、找大矿的宗旨不改变,志向不动摇!其实,当时该院曾有些人思想动摇,想离开生存艰难的环境,该院的领导实行开笼放雀的开明政策。但在”战友“离开之前,院领导就对他们平心静气地谈心,现在你要走,院里不反对,因为这里实在太难熬下去,但是,我们坚信在国家工业化不断加快步伐的时代,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会加快,国家将会再度重视地质找矿,地质队的状况一定会从根本上变化,到了那一天,如果你想归队,院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欢迎你与我们重新进山,奋力为国家找矿、找大矿、找好矿,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再做新贡献。
把写作的思路拉回到眼前,湖北院现在也有困难,而这个困难与过去的困难有着本质区别,项目多得做不完,项目多得技术人员叫苦、叫停,院经济总量成倍増长,陈旧的湖北院修茸一新,个人收入年年上升。那些曾经离院的人员陆续倒流归队,院领导践行前言,热情欢迎纷纷归来的人员,并且实行,与固守在院的战友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
失利不失志,贫贱不能移,虽然时下仍被不少人嘲讥为过时的、落后的观念,但更多人却认定这不仅是做人的品位,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饶、克难奋进的脊梁!湖北院在极度困难的时期,为兴神磷矿瓦屋矿区提交地质普查报告、找到300万吨重金属储量、为资源枯竭型的昌达公司找到资源,携手进军黑良山等等,都是在该院最困难的时候启动和相继完成的工作量,虽然院里的收益远不如市场,但却找出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为国家工业化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资源。湖北院人对地质工作一往情深、砥砺磨志、贫贱不移的品质令人感动和景仰。
把队伍拉进风险区
2006年,湖北院与远安县国土资源局首次将《湖北省宜昌磷矿杨柳矿区普查》作为湖北省矿产勘查专项基金项目,向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申报立项,以便了解宜昌磷矿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含磷层位向东北部分布规律和赋磷状况,扩大宜昌磷矿远景规模。
湖北院的这个立项申请,一开始就众口不一,尤其是一些关心湖北院的业内专家,耽心湖北院陷进杨柳这个风险区。湖北院知道这些关心是充满了善意,是为湖北院几百名地质人员生存前程的忧虑。湖北院人自己也知道把队伍拉进杨柳搞磷矿勘查,全院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可未知的风险,因为,湖北院经历的改革阵痛隐痛犹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地质工作的条件下,湖北院才冲出困境、死里逃生,职工的收入和基本生活刚刚好转,一旦勘探失败,不仅省矿产勘查专项基金打了水漂,全院职工刚刚好转的日子也会得而复失,湖北院将遭遇一蹶不振之灾!值此之时,院班子压力最大,干可能全院覆没,不干小日子凑合凑合还可以不太好地慢慢往前过。但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精神激励下,在面对因资源枯竭出现的危机矿山,地处深山老林中矿山企业职工家属对需要资源生存的期盼,院班子不再犹豫彷徨,作出进军杨柳冒险一搏的决定。在立项审查时,专家们意见分歧很大:”依据不充分“,凑巧当时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在杨柳矿区查处的一个非法钻探孔 ,见矿效果不好,加上专家意见不一致,有的专家不看好,更増加了立项通过的难度。在立项审查中专家们意见相左,展开了批不批准的激烈的论辩,最终在新的磷矿成矿理论在激辬中占了上峰,立项才得以通过,省厅将项目列为了首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据湖北院领导介绍,在远安县杨柳磷矿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立项审查会议上,反对立项和赞成立项的专家们,本着对投入的风险耽忧、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双方各陈巳见、寸步不让,大有炸平”庐山之势“。该院参与听证的人当时心理是复杂的,既耽心立项不能通过,同时也耽心通过后果如持反对意见的专家所言,万一持反对专家的意见是对的,把钱砸进杨柳矿区,把全院的人力、物力都投进去,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找到矿,那湖北院就自陷不拔之境!
苦战ZK104
越怕鬼、越出鬼。
湖北院拿到立项批准之后,按照省厅决策科学,先小步试探,在见到实效后再増大投资,遵循这个谨慎原则,2006年普查工作费用仅投80万元,主要任务是钻探1450米/2孔,槽探200立方米,地质填图(含水工环地质草测)19.04平方公里。
2006年10月18日,ZK104开钻,院召开诸葛亮会,研究钻机选型、工艺、钻具等等,只是新工作区经验不足,大家小心谨慎地钻进,谁知出师不利遇上了地层破碎、涌水、溶洞、掉块……
工作进度缓慢,急坏了机长和大伙。于是,先停钻,集中精力搞施工会诊,省厅相关领导和专家得知信息,也亲临现场调研、鼓劲。领导、专家和机长们共商破解之策,最后确定了新的施工方案、改进工艺,针对不同的地层变换钻进孔径,利用全孔化学泥浆护壁,1厘米、1米、10米……小心地钻进,找出施工规律,改变施工方法,务求科学实施工。
翻阅施工的详细记录,ZK104孔整整打一年才终孔!据机长介绍,由于该矿区为隐伏矿床,区内无开采矿山,只能依据地质人员的推测进行施工,ZK104是一个深部验证孔,虽然花了艰苦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但是通过它,搞清了地层,探索了钻探施工的经验,培养了队伍,确保了勘查区总体工作部署。
正应了”宝剑锋从磨励出“这句名言,之后的钻探作相对顺利,杨柳矿区设计钻孔18个,17150米,完成15846.34米/19孔。其中一孔105米,涌水作水文孔,经检查,钻孔优良率达97%,岩芯平均采取率85%以上,矿芯平均采取率达97%以上,钻孔弯曲度平均小于0.12度/100米,孔深误差小于50毫米/100米,钻孔封孔合格率100%,原始记录合格率100%钻探施工进度满足了合同要求。2006—2008年度,在工作区内施工了7个钻孔开展预查地质工作,经施工钻孔进行验证,7孔揭露三层磷矿(由下往上的PH1、PH2、PH3)其中两层为工业矿层(PH1、PH2)矿石品位高、厚度大。直到此时,湖北院的干部职工臉上才露出许久不见的笑容,省厅地勘处的处长才长出了一口气。
顺藤摸瓜找大矿
2006年—2008年,省厅项目办,勘查处等相关领导一直关注着杨柳项目,多次到现场调研、检查,协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例如青苗赔偿及由于机场、便道占用土地与居民的协调与补偿,矿区村民要求重复赔偿,不予通行,组织起来阻止施工的都有,是省厅领导直接指导,远安县政府和国土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办公、多方协调,向群众说明利害关系,终于解决了这些障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省厅领导一直坚信地层是一个完整的磷矿层,只要地质推测被钻探验证,就可以扩界勘查,扩大战果。院总工郑门关同志带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杨柳矿区深部陡山沱组地层中赋存沉积型磷矿床,且往北及往东空白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时与省厅领导李纪平处长汇报,李处长指示干、请示省厅批准!
”为了便于整体勘查,请求省厅项目办批准,杨柳项目探矿权向北和向东空白区扩界,湖北地质勘查院“
省厅领导接到矿界申请后,及时组织论证,2009年8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以鄂土资发[2009]108号文批准对扩界后矿区整体续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以1200×1200米的工程间距布置钻孔进行系统控制,以期达到普查工作程度,并最终提交推断的资源储量2亿吨。
2009年杨柳矿区从预查转入普查阶段,工作区在前几年工作基础上将矿区范围向北、向东扩大,矿区面积由19.04增加到32.27平方公里,且继续对矿区采用1200×1200米,设计施工11个钻孔,同志们干得更欢了。省厅领导和专家对杨柳矿区的勘查进程给予了高度关心和关注,经常到勘查现场检查工作进度,看望一线钻工。在海拔2000多米、陡帩得近乎直线你山崖上只有爬行,领导和专家们发出慨叹,山崖这陡,这20多吨重钻机是怎么搬上来的,湖北院真是不折不扣的一支铁军!
杨柳矿区在远安县境内,属鄂西高山区,区内山高林密、沟谷深切、地势险要,区内西高东低,相对高差745米,区内一般海拔高程800米。4条大深沟由西向东分布。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气候也十分恶劣,交通运输难,水资源十分匮乏,给开展地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湖北院的地质队员在困难面前越战越勇。
ZK1520与驻地隔一个一公里宽的水库,每天上下班都要乘船,开孔时间是11月份,机长王银华带领大家把钻机拆卸开,分批用船渡过去,再搬到指定机台安装,开孔后发现是一个涌水孔,出现了”井喷“。60T/H的雨水自天而降,大家穿着雨衣工作都被水淋湿了,班长饶文龙、罗佑忠等都坚守岗位,确保钻探顺利。
年轻的地质队员斗马峰。狄慧江、杨涛外出填图,追索地层到了河边,由于水位上涨无法通过,只好返回,穿过密集的树林,用手扒开树枝,却惊动了一群马蜂,杨涛被蛰了一口,痛得趴在地上不敢动,据当地老百姓告诫此地马蜂厉害,已蛰死了三个人,两人心惊胆战,一步步挪移,逃离现场。
为了抢工期郑总带队测剖面。到了晚上6点才把那条线测完,GPS无信号,一路上是丛林,梯田,有蛇、马蜂、蚂蟥出没……带来的水和粮食都吃完了,天已黑了,白天都是爬着来的,晚上怎么办,这儿前后均无路,郑总拿出手电筒,指引大家下山,来时2小时,回去花了5个小时。
这一年是加速度,普查经费970万,进行了新增区13平方公里范围地质填图(含水工环地质调查)5条勘查线剖面全仪器测量,钻探10700米/11孔,槽探200立方米,完成了设计任务,满足了普查工作要求。
杨柳青青”磷“蕴育
仅用四个工作年度,湖北地质勘查院就基本查明了32.27平方公里杨柳矿区地质构造、磷层、磷矿石质量特征及矿藏规模,矿段开采技术条件,为矿段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为了提高矿段地质工作研究水平,提高钻探施工质量和效率,湖北院挤出经费开展钻探工艺及钻进泥浆使用研究,及时解决了钻探施工过程中地层破碎、漏和垮的问题,同时开展综合找矿和评价工作。
2010年6月中旬,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主持组织了杨柳矿区野外验收,资料显示,矿区为隐伏矿层,埋藏深度为550至990米,具有规模大、品位高、分布稳定,埋深相对浅的特点。
春回大地,看杨柳青山绿水、风光旖旎,人们可以想象,若干年后,今日崇山峻岭下杨柳依依的田原风光,必定会变成明天的机声隆隆一座现代化矿山企业和崭新的化工新城!